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的生活环境、关系居民的幸福指数,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是新阶段社区治理的重要基础。成都物业服务管理起步于1992年,全市4000余家物业服务机构近20万物业服务从业人员,为住宅、办公楼宇、商业综合体、学校、医院等各类业态的近7000个物业服务项目6.07亿㎡提供物业服务,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成都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全力实现党建和行业的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着力打造“蓉城先锋 暖心物管”城市标签。以“党建引领有态度、家园共建有广度、服务品质有温度、创新发展有深度、失信惩戒有力度”为初心,促进政府部门、社区、企业资源共享、组织联建,促进党组织及活动阵地建设,推动“蓉城先锋 暖心物管”价值内涵转化为全市物业服务管理行业的精神指引和工作具体实践,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最大程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优势。
启动“体系引擎”——建立健全物业行业党的组织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2021年2月,成都市住建局会同成都市委组织部等7部门印发《成都市物业行业党建示范建设实施方案》(成组通〔2021〕16 号),倒排工作进度,推动物业行业党建示范建设有序进行。
二是健全“行业党委—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物业服务项目党组织”工作体系,依托成都市住建局设立中共成都市物业行业委员会,接受同级“两新”工委统筹指导和市住建局直接领导。成都市各区(市)县中,已有13个区(市)县成立区级行业党委,1个区(市)县成立行业党总支,其余区(市)县正在积极筹备推进中。
三是注重专业化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党组织到物业行业末端。截止目前,成都市物业小区成立党组织966 个,物业服务企业成立党组织249个,业主委员会成立党组织114个。
启动“品牌培育引擎”——着力打造“蓉城先锋 暖心物管”示范品牌
成都市住建局会同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委社治委、成都市锦江区发布《成都市“蓉城先锋·暖心物管”创建导则》。作为全国首个物业行业细分领域党建示范创建导则:
一是体现成都市聚焦全面加强党对物业行业的领导,抓住物业党建“行业端、企业端、项目端”三个维度,充分发挥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制度优势,点上通过集中攻坚推动“两个覆盖”有形有效,线上依托“市—区(市)县—街道—社区”四级物业行业党组织联动发力,面上形成成都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住建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协同推进格局,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点、线、面”立体推动的物业行业党建工作模式。
二是聚焦“蓉城先锋·暖心物管”党建品牌培育,围绕住宅小区、商圈楼宇和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等细分领域,从组织领导、阵地建设、能力建设、场景营造、运行机制等五个方面推进物业行业党建标准化、体系化建设,系统设计80条示范企业评价标准、三大类92条示范项目评价标准、54条服务评价标准,为全市物业行业党建工作提供具体指引、标定基本方位。
三是以推进示范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服务品质,拓展生活性服务、生产性服务供给为目标,成都市面向社会已招募遴选了示范创建企业102家、项目221个,2021年将在市级层面至少培育50家“组织建设好、运营管理好、服务品质好、社会形象好、参与协作好”示范企业,200个“党建引领好、参与治理好、实景呈现好、群众评价好”示范项目(七一前,经过申报考评和层层甄选,已评选出“蓉城先锋•暖心物管”示范企业22家,“蓉城先锋•暖心物管”示范项目50个)。以锦江区为区域带动,推进锦江区塔子山壹号“塔实治理、精致壹号”服务站、翡翠城三期“红色管家”服务站、绿地468锦峰蓉城驿站、德必川报易园“Wehome”共享社区试点建设,形成“夺旗争先”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构建“以点带面、全域推进”的物业行业党建良好生态,有力推动了全市物业行业党建质量和发展能级“双跃升”。
四是创新将物业行业党建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在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和城市服务中的功能标准,发挥行业优势,具有以党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出台了生活性生产性服务政策“大礼包”,率先以政策支持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展老年人健康促进服务、拓展餐食配套服务、扩大专业物业管理服务区域和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发布《成都市物业服务管理机会清单》(含168个项目)并实行定期更新,积极引导工青妇等群团资源下沉,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聚力打通市民群众幸福美好生活“最后一公里”。
启动“高质量发展引擎”——助推居民小区治理水平升级
抓实居民小区党组织作用发挥。聚焦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小区治理事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实现小区党组织对业委会成立运行监督、群众诉求收集响应、小区重大事项决策、矛盾纠纷调处等事务引领作用。成都市住建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社治委印发《成都市党建引领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规范运行若干措施》,对小区业委会成立运行、信息公开、制约监督等方面进行约束。
全面推进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设立。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中发〔2017〕13号)精神,落实全市社区发展治理大会要求,2017年,推动成都市青羊区苏坡街道清江社区成立全市首个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截至目前,成都市“中优”区域社区委员会下设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覆盖率已达100%,并不断完善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运行和考评机制,通过制度重构和流程设计,保障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发挥。
提升城镇居民小区宜居品质。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在推动小区发展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印发《提升城镇居民小区宜居品质推进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的行动方案》,以深化和完善城镇居民小区治理为契机,全面推进“业委会规范运作”“物业服务品质提升”“协商议事能力提升”“纠纷化解能力提升”“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五大行动,全面提升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党员志愿者流动服务模式助推电梯增设再上台阶。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需求,秉承“能装、愿装,尽装、快装”的原则,指导省特安协会推动搭建了增设电梯“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已组织67名党员志愿者分别在79个社区,53个院落开展了192次“蓉城先锋,增设电梯党员志愿者流动服务站”进小区点对点政策解读、调解矛盾、技术答疑和现场踏勘活动,进一步扩大政策知晓度和群众认可度。截止2021年5月,成都市共增设电梯981台(其中, 2018年实现零的突破,试点12台;2019年推动增设电梯162台;2020年推动增设电梯807台,同比2019年增长398%),启动增设556台,1557台征集意见中,惠及约1.9万户住户,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政府引导、社区搭台、业主主体、各方支持、保障安全”的建设模式获得了社会各界和百姓的广泛好评,进一步助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设。
着力扩大“暖心物管 安逸成都”成都住建党建品牌建设成果。弘扬“党建引领有态度、家园共建有广度, 服务品质有温度、创新发展有深度、失信惩戒有力度”精神,市住建局物管处支部在去年设立的17个联席点的基础上,新设立了83个党建联席点,将进一步推动“暖心物管 安逸成都”品牌价值内涵转化为全市物管行业的精神指引和物业服务工作的具体实践。
下一步,成都市住建局将与各区(市)县党委一道,坚持和加强党对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大力推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物业服务项目成立党组织,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小区居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者以及驻区单位积极性,促进小区党建、楼宇党建、产业功能区党建协同提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