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24日起,中国新闻网、中国网、人民网、环球网、光明日报、央广网等多家权威媒体刊登了关于“绿城幸福里”在党建引领下,多方携手,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幸福园区的文章。“绿城幸福里”再次成为绿城业主和员工心目中最热的词汇之一。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向党的生日致敬。
“绿城幸福里”是由政府、社区、业委会、物业多方携手打造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园区,旨在复兴友爱、分享、关怀的中国式邻里文化,加速实现城市幸福生活。
作为模式创新和体系执行的“枢纽”,绿城物业在一年半的落地和推进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必须发挥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提高号召力。
目前,“绿城幸福里”创新形成了“1+1+N”网格化组织架构,以社区党委为指导机构(1)、业主委员会为组织平台(1)、园区各类社团为活动主体(N)。作为企业发起的社区志愿行动,必须依靠党委的信用背书和思想把关,“绿城幸福里”才能实现公益火种对业主的深耕于心,厚植于魂,真正澎湃园区自治力量。

◎“绿城幸福里”经验分享
01疫情当中,党建引领凝聚多方力量
疫情期间,通过 “绿城幸福里”里长倡议,发动全国约12万 “幸福里”志愿者加入防疫工作。党员带动,社区、业主、物业三方联动,3万名业主志愿者直接参与防疫工作,志愿服务近60万次,开展轮岗执勤、疫情宣传、消毒消杀、送货上门、居家理发等工作。
2月5日,18位“幸福里”里长联名发出倡议,希望广大业主关爱物业员工,自觉缴纳物业费,捐赠防疫物资,共同守好防疫第一线。有近千个项目响应倡议,雪中送炭,线上物业费缴纳单月总额大幅超过去年同期。

◎武汉长江紫都三期C地块项目绿城幸福里志愿者协助配送蔬菜
值得一提的是, 疫情期间,在杭州明月江南“幸福里”志愿队成立了一支“楼道政委”小分队,每日巡查所住楼道的返杭隔离户,结对服务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自2月3日起,共有38位业主志愿者先后接力参与,每人负责所在单元晚上的消毒工作,并在群里及时报告消毒情况。园区党员冲在第一线自发组成了“卡口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党委组织下,和社区一起对返杭的业主进行信息登记,查看返杭人员的临时通行证,充分发挥了小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卡口志愿者”在门岗登记信息
02特色项目,党建引领打造园区自驱力
台州金色兰庭曾是一个问题小区,自从更换绿城物业后,项目与社区联动紧密,做到了“党建引领、业委会发力、物业配合”的三方联动治理机制。
金色兰庭与所属的海门街道合作,在架空层设计了不同主题的空间——平安之家、书画之家、国学之家、网络之家、童梦之家,既美化了园区的环境,又丰富了业主的休闲生活。特别是在11号楼的架空层,建设了“党员之家”,将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小区居民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员履职尽责,带动“绿城幸福里”志愿者服务群众,推进社区居民楼道文化向纵深发展。
◎台州金色兰庭“党员之家”
金色兰庭建立太和山议事厅,打通社区居民和党组织沟通交流的渠道。为各项党建工作推动建起了高速路,服务居民。各方都会主动放下手头工作,由居民骨干、业委会成员、物业工作人员和社会组织一起协商,寻求共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措施,以群众的智慧共同解决居民琐事,群策群力,做到服务居民“无盲区”。

◎台州金色兰庭太和山议事厅党员活动
杭州钱江华府与所在的章家坝社区,共同打造“章家坝社区邻里坊&绿城幸福里”。有效利用社区用房内,开展了针对小业主的六点半课堂,以及针对长者的颐乐学院声乐课。业主又通过声乐课自行组建了越剧班,由业主志愿者每周日对学员进行上课。

◎杭州绿园“六点半”课堂
截止2020年6月24日,“绿城幸福里”志愿者数量已达128516人,服务时数184924.9小时,覆盖全国147个城市1168个园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绿城幸福里”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密切的将社区、业主与物业相连接,既在横向上为加强社区党建区域化提供了平台,又在纵向上为社区党建健全组织体系提供落脚点,一定程度上为社区党建“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双重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助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绿城幸福里”模式作为社会化的首创举措,成为社区治理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和道路证明,获得了多家国家级媒体的认同与关注,谨此向建党99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