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涉及面广、民生性强,关系千家万户利益。“八五”普法以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重要部署,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把物业服务作为重点普法内容,全力打造“粤建越美”普法品牌,已建立涉及物业服务企业、小区及行业协会的272个“八五”普法阵地,形成了上下联动、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区提供了有力保障。
强化组织领导,突出物业服务普法,实现精准普法
广东省住建厅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彻到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普法的全过程,精准抓好物业服务行业从业者学法用法,做好普法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调物业服务普法。成立厅法治政府建设委员会及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省住建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强调加强对物业服务等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确保物业服务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此外,在厅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转发《<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管理指南>印发实施》《深圳启用多功能电动自行车智慧换电公园上线惠民便民新服务》等宣传材料,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消防安全宣传。
二是抓好物业从业人员学法用法。组织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街道大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活动,加大对物业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基层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及业主委员会成员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教育力度。目前,广东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举办法治讲座和普法培训600场次、学法考试215场次,受众人数达30万人次,各地针对物业服务法律法规规章,开展针对性普法活动,普及800万余人次。深圳市住房和建设部门录制《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培训课程,将其作为2024年度各物业服务企业和项目负责人物业服务评价的必学课程。清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举办该市物业服务企业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及物业承接查验工作知识培训班,围绕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关于物业承接查验和物业服务企业履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职责的规定等重点内容开展培训,提高辖区物业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在室内装饰装修管理服务和物业承接查验方面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是积极建设物业类“八五”普法阵地。动员各物业协会参与普法,目前全省已建成涉物业服务企业、物业小区、物业协会等类型“八五”普法阵地272个。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组织会员单位开展各类特色普法活动,编印《物业管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知识汇编》,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普法阵地创建活动,107个单位入选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八五”普法基层阵地,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深耕基层普法。
强化依法行政,融合立法执法履职管理,做到实时普法
坚持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立法、执法、履职管理全过程实时普法。
一是在立法阶段开展实时普法。2021年以来,省、市两级出台或修正的物业类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共21件,在《条例》立法研究过程中,召开立法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60余次,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于2023年11月23日修订的《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地方法规规章。《东莞市物业管理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建立健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委员会、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协调运行机制,强化党建在业主大会筹备工作、业主组织选举产生和运行中的引领作用。广州、深圳、佛山等市也于2024年修订了物业管理领域的地方性法规,建立完善物业管理法规制度。
二是在履职管理时开展实时普法。省住建厅依法公开权责清单19项,126个实施清单,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通过良性互动引导群众理性解决矛盾纠纷。近年来,省住建厅持续组织开展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其中,于2024年6月印发实施《2024年广东省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将物业服务企业未按规定落实物业管理区域内电动车停放、充电及消防安全措施等行为纳入专项整治工作范畴,组织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整治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案释法。围绕物业服务汇总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行政应诉、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等典型案例,鼓励地市开展以案释法,让事件依法解决的过程成为普法的公开课,实现“滴灌”式普法。
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普法形式,推动特色普法
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依托物业服务企业、物业从业人员、物业协会等,创新普法活动形式,打造行业普法品牌。
一是创新突出物业普法形式。运用“报、网、端、微、屏”等五种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广住建领域关乎民生的物业法律法规,与广东电视台拍摄物业纠纷相关调解微短剧,在微视频、抖音等多个新媒体广泛传播,提升物业服务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是开展特色普法活动。举办宣讲人大赛、建设企业法治文化大赛、普法达人知识挑战赛、普法大篷车送法下基层等全省性赛事和活动,全省物业行业从业人员3000余人积极参与各类普法活动,线上线下“现身说法”,相关页面浏览量超200万人次。
三是推动地市与物业协会携手探索新路径。东莞市通过开展物业管理知识抢答赛、法治宣传观摩交流等具体化、形象化活动,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江门市台山市聚焦“法律进社区,普法服务零距离”活动,广泛深入社区设立住建普法宣传点,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向居民宣传物业、房地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其他政策文件和答疑解惑,累计参加活动群众超过1000人次。湛江市结合物业管理特色,打造特色基层普法阵地,将盛和园物业小区基层普法阵地创建与基层党建、红色物业申报深度融合,打造普法工作新高地;将新奥城市花园、万豪世家物业小区普法阵地建设与基层党建紧密结合,成立物业党支部,并与社区党支部派人交叉任职。
湛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物业类普法阵地开展“家 门口普法”活动
强化诉前解纷,结合试点工作,打造多元普法
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多,涉众面广。据统计,物业服务纠纷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事纠纷四类重点案件之一,占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事纠纷的59%。省住建厅在开展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试点工作中,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物业服务纠纷调解工作,打造多元普法新模式。
一是突出物业纠纷化解。吸纳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作为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民事纠纷调解事务联合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统筹全省四大领域调解案件分派。省住建厅联合省高院、省司法厅开展“南粤枫桥 和美城乡”专题活动,把物业服务调解作为重点宣讲内容, 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百场政策宣讲。
二是多部门联合推进物业纠纷一体化解纷体系建设。省住建厅会同省法院、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司法厅筹备召开物业服务多元解纷一体化工作联席会议,并计划联签《关于加强物业服务纠纷前端治理共建现代和谐社区推动物业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工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物业纠纷多元解纷一体化工作。
三是培育物业服务调解队伍。指导各地市挖掘、培育物业行业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目前择优报送涉及物业服务的5家调解组织、77名调解员进入最高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其中,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积极发掘和培育物业管理调解员32名,成立“广东省物协法律政策工作委员会”,完成“住宅物业投诉纠纷成因专项调查”,为物业服务普法人才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经过近一年的工作推进,物业服务相关纠纷调解收获显著成效。佛山市房地产行业纠纷和解工作站聚焦物业服务费纠纷调解,通过细致劝导提供专业法律建议、指引案件双方改善沟通方式、邀请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等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从个案总结类案经验,在30天成功批量化解同一物业项目16宗物业服务纠纷,更好维护履约业主权益,保障物业服务质量。
供稿单位: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