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今天是 -      用户名 密 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Alternate Text
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首页 - 发展研究中心 - 业界观点

全国劳模阿加尔古丽・哈依努拉:谱写“为民服务”协奏曲

发布: 2025-05-06     文章来源:     查看: 183次

from clipboard

 

在天山脚下的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一位从乡村泥土中走来的基层工作者,用双脚丈量着城乡融合的幸福之路,在广袤的土地上书写着动人篇章。从脱贫攻坚一线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到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物业)两河新兴产业园的园区管家,阿加尔古丽・哈依努拉始终怀揣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的初心,将基层治理的乡土智慧转化为企业服务的创新动能,让建投物业服务民生、助力共富的理念落地生根。她的故事,是新时代基层工作者跨界赋能的生动实践,更是国企服务国家战略、担当社会责任的鲜活注脚。

勇立潮头担使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精准施策,奏响脱贫攻坚胜利凯歌。2006年,阿加尔古丽进入乌鲁木齐经开区马家庄子村委会工作。彼时的乡村面临诸多困境,贫困的阴霾笼罩着这片土地,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村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亟待解决。在担任马家庄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支部委员、扶贫专干、妇联主席期间,她怀揣着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毅然挑起扶贫工作重担。

阿加尔古丽花大量时间穿梭于农户家中、田间地头,与村民促膝长谈,详细记录每一户家庭的人口结构、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信息,短时间内精准掌握了全村困难家庭状况的一手资料。针对不同贫困家庭的情况,阿加尔古丽“量身定制”帮扶计划: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联系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掌握致富本领;为因病致贫家庭跑办医保报销、申请医疗救助,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为缺乏产业支撑的村民,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养殖产业。2013年5月初,她参与创建了马家庄子村特色养殖协会,以散养芦花鸡为切入点,带领村民走上了产业致富之路,参与村民每户增收9000余元。

 

from clipboard

阿加尔古丽・哈依努拉深入一线

 

到了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阿加尔古丽与村“两委”班子、“访惠聚”工作队紧密协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马家庄子村52户村民免费发放5300只鸡苗。凭借前期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经验,土鸡成活率大幅提高,村民们收获了丰收的喜悦,也收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阿加尔古丽也因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贡献,于2021年4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褒奖,更是对她所付出努力的充分肯定。

创新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阿加尔古丽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产业兴旺谋发展,阿加尔古丽深知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积极探索多元化产业模式。她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申报建设乡村振兴项目交易市场,着力打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让村民的劳动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她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与自然资源,依托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乌鲁木齐第一榆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她带领村民打造特色农家乐,举办民俗文化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生态宜居绘蓝图,为改善乡村居住环境,阿加尔古丽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她多方争取资金支持,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村生产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推进垃圾分类工程,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村民开展绿化行动,在道路两旁、庭院内外栽种花草树木,让曾经破旧杂乱的村庄变身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履职尽责敢担当,彰显人大代表为民情

因在基层工作中的优异表现,2021年8月,阿加尔古丽被群众推选为乌鲁木齐市人大代表。她深知,人大代表是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肩负着反映群众呼声、推动问题解决的重要使命。

 

from clipboard

阿加尔古丽・哈依努拉与马家庄子村村民唠家常

 

履职期间,阿加尔古丽始终心系农村发展与农民生活改善,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农村、企业开展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先后提出《开通登龙岭隧道的建议》《关于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议》《关于增加927路公交车站点的建议》等多个极具针对性与建设性的议案,涉及农村教育、交通、生产等多个领域。

提出议案后,她持续跟踪办理进度,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的庄严承诺,切实将人民群众的呼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初心如磐再出发,续写服务为民新篇章

创新提议促协同,本地劳力助发展。带着基层工作的深厚积淀,2024年7月,阿加尔古丽走进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两河新兴产业园物业项目担任客服。面对陌生的企业环境,她将十年乡村工作中锤炼的群众工作法转化为服务“密钥”。虽然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但她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建投物业的服务理念高度契合,她始终将业主的需求放在首位,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服务,成为建投物业与业主之间的暖心桥梁,全心全意地为业主服务。

刚入职,阿加尔古丽便向公司提出“企村协同”的创新建议:“咱园区周边就是乡亲们的家,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解企业用工之急,又能圆乡亲致富梦。”  这一契合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的提议,迅速得到建投物业的积极响应,一场“企业+乡村”的双向奔赴由此开启。她牵头为西湖街道周边的农牧民定制“家门口就业计划”,根据园区设置的保洁员、秩序维护员、消防监控员等岗位进行适配,首批吸纳11名村民入职。

在与园区入驻业主的日常交流中,阿加尔古丽深刻认识到本地劳动力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为破解企业用工顾虑,她逐一走访业主,积极向业主们宣传招聘本地劳动力的益处:“马大姐在村里养了十年牛羊,做事细致又能吃苦;小伙子别克双语精通,沟通效率高……”。

她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让业主看到本地劳动力“熟环境、强责任、稳就业”的独特优势。在建投物业支持下,入园企业推出“招聘本地居民免宿舍费”等支持政策,为多名农牧民创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园区与周边乡村的协同发展。园区小微企业主感慨:“阿加尔古丽送来的不是普通员工,是‘带得动、稳得住’的发展基石,这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投资更有信心!”

精细管理显担当,高效服务解难题。为了搭建更加便捷的沟通桥梁,阿加尔古丽主导建立园区管家微信群,无论是凌晨2点的设备报修,还是周末的政策咨询,她和团队始终在线。

有一次,5号厂房业主在对厂房进行装修期间反映厂房卫生间没有水,但又因工期限制即将对卫生间进行铺砖工作,希望建投物业能及时进行解决。阿加尔古丽接到业主诉求后,迅速联动维修工和施工方人员,对卫生间给水管进行严密排查。排查过程中,阀门突然掉落导致水流不止,她和维修师傅不顾零下20多度的严寒,冒水关闭总阀门,湿透结冰的衣衫下,是建投物业人急业主之所急的责任担当。

在日常园区管理中,阿加尔古丽严格遵循建投物业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她每日细致巡查所负责区域的公共设施,路灯损坏、门窗故障等问题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她及时记录并协调维修团队处理,确保园区设施设备时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为业主营造了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from clipboard

阿加尔古丽・哈依努拉向业主宣传安全生产知识

 

人文关怀润心田,贴心服务暖业主。“物业服务不仅是修水管、搞卫生,更是要让业主在园区找到‘家’的归属感。”阿加尔古丽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当她发现部分业主初到园区对周边生活配套不熟悉时,便主动收集整理周边卫生室、幼儿园、超市、菜市场的具体位置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发放给业主,更主动与周边商户沟通协商,为业主争取专属优惠。当有园区业主提及孩子入园难的问题,她主动帮忙联系附近幼儿园,梳理入学政策、报名流程、师资情况等信息反馈给业主。

在日常服务中,阿加尔古丽将建投物业全周期关怀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每个细微处。业主们都说:“阿加尔古丽的手机里存着我们每个人的需求,建投物业的服务清单上写满了对细节的讲究。”  她用基层工作者的“泥土气”,赋予了物业服务更多的“人情味”,赢得了业主们的一致好评和信任。

“以严谨的态度履行职责,以无声的行动践行人生。”阿加尔古丽始终以此自勉。从基层扶贫干部到物业先锋,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她与企业共同坚守的初心——以务实行动谱写“为民服务”协奏曲,让物业服务成为连接企业发展、乡村振兴与民生幸福的坚实桥梁。作为共产党员,她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融入每一次走访、每一项建议、每一次深夜抢修中,用持之以恒的行动诠释责任担当。阿加尔古丽的故事,不仅是个人职业价值的升华,更折射出建投物业深耕基层、服务民生的企业担当,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奋斗篇章。

供稿单位: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