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市登陆港交所,郁亮:时间会证明万物云价值
9月29日,万科集团分拆万物云于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2602。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以来,香港市场IPO申请229单中未成功发行上市的达到183单,失效率高达80%,新股中融资超1亿美元的16单中,首日破发的就有7单。
在整体市场低迷下,万物云逆市而上淡看估值。万物云表示公司经营战略不会以捕捉资本市场窗口为主要考虑因素。
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我们并不在意上市时点的估值高低,更在意它未来的长期表现。这次万物云上市,获得很多投资者的支持,其中包括一些长线价值投资人,站在新起点上的万物云,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感谢选择万物云的投资者,相信万物云团队会全力以赴,时间会证明万物云的价值。希望万物云不要因为走向资本市场而忘记“好服务”的初心,希望万物云一如既往高质量发展。”
集结基石“梦之队”,估值显性提振板块信心
2022年物管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只物管股受母集团信用危机拖累,市值长期低迷。
万物云本次IPO,能引到堪称豪华的基石投资者阵容,包括淡马锡、瑞银资管、中国诚通控股以及旗下的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润晖投资、HHLR基金及YHG投资、Athos资本等,基石投资金额约2.8亿美金,实属难能可贵。
基石投资者的引进实际是对公司基本面和发展前景的肯定,吸引到行业规模基石投资者,亦显现出万物云长期价值受集体认可,是给不确定市场的一剂强心针。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万物云上市有助推动物业部分估值显性化。上半年万物云实现营收143.5 亿元,同比增长38.2%,收入规模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碧桂园服务;全球发售完成后的万物云市值约为575.98亿港元(不考虑超额配股权的行使),市值也将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华润万象生活。万物云的上市,将使得万科物业服务业务估值的显性化。
Wind显示,截至9月19日,按照港交所物业服务及管理分类,60家港股上市物管企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仅为6.91倍。目前看,万物云享受了一定的龙头溢价和科技属性溢价。
募资投入智慧物业建设,蝶城战略构建产业互联网
万物云此次募资并未如常见的用于并购以扩大规模,而是投入到智慧物业的建设,通过空间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搭建与连接,惠及更多的业主。
根据招股书,约35%将用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万物云街道”模式,扩大业务、实现规模效益及创造新收入机会,约25%用于投入AIoT及BPaaS解决方案的开发,约20%用于孵化万物云生态系统,约10%用于吸纳及培养人才,约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万物云采用独一无二的街道战略“蝶城”进行业务扩张,有望构建行业首个产业物联网。
所谓“蝶城”,就是以街道为单位,以在管项目为圆心,员工20-30分钟步行可达为半径,构建服务圈,打通社区、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的边界,实现物业服务人员共享,蝶城内部快速响应,为街道内的所有空间提供混合服务。通过战略性选择街道,将万物云管理的物业和设施协同运营,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2022年,万物云在深圳、武汉、佛山、中山、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筛选了14个区域,作为首批构建蝶城的试点。
全域空间的领导者与先行者
通过32年的发展,万物云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全域空间的服务商。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三大业务板块: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万物云在这三大市场都拥有强大的品牌势能和优质的服务口碑。
根据招股书,万物云的收入由2019年的139.27亿元增加30.3%至2020年的181.45亿元,并进一步增加30.6%至2021年的237.04亿元。
截至6月30日,万物云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34.8%,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39.7%。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方面,万物云的合约建筑面积约9.3亿平方米,签约管理的物业数目为4096个;在管建筑面积约7亿平方米,在管物业数目为3035个。商企和城市空间服务方面,其总合约建筑面积约1.6亿平方米,签约管理的项目总数达1929个,而在管建筑面积约1.4亿平方米,在管项目数目达1706个。(资料来源:万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