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燕归来 
	截至3月22日 
	珠江管理抗疫志愿队驰援武汉的第52天 
	3月17日,41支国家医疗队3675人踏上返程 
	3月19日,火神山的其他物业志愿者也踏上归途 
	最近,我们被一则则援汉医疗队返程的新闻刷屏 
	按照约定,为期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期早已结束 
	为何迟迟没听到珠江管理抗疫志愿队归程的消息 
	他们在干什么?此时此刻,他们怎么样了 
	  
	休整 
	
 
	3月3日,这天本是首批抗疫志愿队6名队员结束为期一个月志愿服务并开始隔离休整的日子,但火神山医院医疗废弃垃圾量却有增无减。 
	
	面对这个情况,首批志愿队员纷纷说: 
	  
	“等等,先等等,这几天任务量重,我怕兄弟们吃不消。” 
	  
	直至3月9日,4名志愿队员持续补充到位后,首批抗疫志愿队李海元、耿相良、赖传锋、李增云才如释重负,开始进入为期14天的隔离休整期,另2名队员主动请愿继续战疫逆行。 
	
	自进入修整期后,4名队员一刻也不闲着,他们向公司申请购置了一批学习读物在房间里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和阅读。同时着手将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心路历程整合成文以备后需。为了能有一个好体格回来,他们还在在房间里花式锻炼了起来…… 
	
 
	


 
	  
	英雄归来进入倒计时,让我们静待他们的凯旋…… 
	  
	留守 
	截至3月20日,共有6名队员主动请愿继续留守火神山医院战“疫”逆行。他们是首批志愿队员罗传顺、钟进进,第二批志愿队员魏岳林、秦更友、胡垂民、刘三才。 
	  
	趁着他们工作之余,公司党群部的同事致电采访了部分队员。 
	  
	这座城需要我们"善后" 
	  
	“累吗?” 
	“累,最近天气热了,防护服闷的直发晕,前两天还有队友中暑了。” 
	“怕吗?” 
	“怕,工作过程中防护服经常移位变形导致皮肤暴露在外,感染风险无处不在。” 
	“那为什么还坚持留下?” 
	“既然来了,活干好再走,这座城市还需要我们'善后'。” 
	“疫情结束后最想干什么?” 
	“想回公司看看,也不知道工作处理的怎么样了。” 
	“不先回家看看吗?” 
	“回去岗位看一下才放心,今年爷爷的八十大寿没赶上有点遗憾,工作安排好了想请假回家带家人去看看爷爷。” 
	   …… 
	抗疫志愿队队员魏岳林这样说道。 
	  
	今天是他驰援武汉的第32天,作为驰援武汉队员里的90后党员,初到武汉时他经常冲在前面抢着干最累的活儿。 
	
	因为个子高他经常化身“擎天柱”把沉重的垃圾桶举起递给一米多高搬运车里的队友,有次被滑落的垃圾桶重重砸中脚,但他却一声不吭继续搬运,直至工作结束脱下鞋子时,脚趾早已红肿淤青。 
	
	纵使面对着伤痛、疲惫、压力,当他在听闻人手紧缺时却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主动请缨留守火神山医院。接下来,他将和留守的队员们继续奋战在火神山医院…… 
	  
	
 
	(魏岳林和队友们继续奋战火神山医院) 
	  
	战疫尚未成功,我怎么能离开 
	  
	“选择留下来,有和家里人说吗?” 
	“当时来的时候就没有说,怕家里人担心,最近几天才告诉家人延后了回家 的日程。” 
	“家人支持你的决定吗?” 
	“都已经来了,家人只能支持了。就是家里两个未满三岁的孩子辛苦老婆照顾了。” 
	“打算什么时候结束支援?” 
	“战疫尚未胜利,武汉这边依然人手不足,我怎么能放心离开” 
	“最想对家人说什么?” 
	“等我平安归来” 
	   …… 
	留守的抗疫志愿队队员罗传顺这样说道。 
	
	截至3月22日,他和首批留守队员钟进进已在火神山医院奋战52天。他们从零下10度的大雪纷飞到春回大地的莺飞草长,从30天到37天到52天,他们尚未言归。 
	  
	
 
	 (罗传顺、钟进进和队员们持续奋战火神山) 
	  
	过去的52天,包含了太多的汗水、泪水,但是总有那么一群珠江人继续践行着出发时掷地有声的诺言“不获全胜绝不返乡”。 
	  
	奔赴 
	  
	“目前部分志愿者纷纷开始归程,但火神山医院的后勤工作量却有增无减,不到最后一刻我们还是得把这场攻坚战打下去。”留守火神山的志愿队员说。 
	  
	赤手空拳持续驰援 
	  
	2020年3月21日,在听闻火神山医院仍需持续支援后,由徐鹏君、叶宇廉、徐传国、张明军、熊壮5人组成的第三批珠江管理抗疫志愿队从湖北各地接力驰援火神山医院。 
	  
	当下正是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志愿者纷纷完成任务凯旋时,即使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鲜花和掌声,志愿队员们却赤手空拳,排除万难,带着必胜的决心向火神山挺进。 
	  
	
 
	(珠江管理抗疫志愿队第三批队员合照) 
	  
	排除万难火速奔赴 
	  
	由于武汉交通目前仍受管制,5名队员需要分别从湖北各地奔赴火神山医院。鉴于目前武汉地区防疫工作仍处于较为复杂的阶段,前往火神山的路上需“过五关斩六将”,队员们需要填写一张张的申请表,到一个一个单位说明情况。申请表、健康码准备妥当后,还要自行约车到武汉出入口。不少司机在得知需前往火神山医院后婉拒了队员们的乘车请求。 
	  
	
 
	(一张在外人员返鄂返汉申请表上盖满了红章) 
	  
	虽然困难重重,但队员们没有因此气馁。一遍遍的解释,一次次的争取,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历时12小时,队员们排除万难到达火神山医院。由于第二天就需正式在火神山医院开展工作,他们还来不及歇息便在酒店内召开了紧急会议和岗前培训…… 
	  
	
 
	(第三批志愿队员培训中) 
	  
	至今,珠江管理抗疫志愿队共有36人参与了火神山医院物业服务工作,其中16人开始进入隔离期,仍有20人继续奋战在岗位上,他们将持续服务至火神山医院病人清零。 
	  
	归,是期盼,是欣喜。 
	赴,是责任,是担当。 
	当英雄归来的赞歌响起时, 
	当欢送的鲜花开始摇曳时, 
	有那么一批人选择默默坚守, 
	有那么一些人排除万难奔赴。 
	他们说,战疫尚未胜利, 
	这座城需要他们“善后”。 
	愿胜利的号角早日吹起, 
	让他们放心归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