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持续深化居民自主分类习惯养成,关键在社区书记(主任)和物业经理等基层管理人员,解决他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信心不足和方法不足等问题,持续有效开展基层赋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意义重大。
正值首届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5月25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联合昌平区人民政府,在昌平区北店嘉园社区设立主会场,通过网络视频面向全市举办“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2023年基层赋能主题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启动基层赋能工作,发起基层赋能活动品牌征集,面向昌平区街镇社区及物业服务企业代表,赠送基层赋能指导手册,部署2023年基层赋能工作方案,由基层赋能讲师开讲“基层赋能第一课”。
2023年基层赋能 开启新篇章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昌平区政府领导,以及市城市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民政局相关部门和昌平区城市管理委负责人,昌平区22个街镇、科室负责同志,社区书记(主任)和物业经理代表,齐聚昌平区回天地区,共话垃圾分类基层赋能。活动吸引了53.5万网友在线观看。
“昌平区作为首都重点发展的平原新城,坚持把垃圾分类作为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形成了‘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昌平区委副书记、区长支现伟在致辞中向坚守在垃圾分类工作一线的广大基层工作者点赞和致敬。他表示,作为基层政府,昌平区将积极响应宣传活动,推动垃圾分类融入城市管理、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创建各领域,推动垃圾分类从“要我分”到“我要分”转变,让绿色成为昌平最靓丽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给垃圾分类志愿者的回信,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利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通过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此次基层赋能宣传活动,也是全国首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北京市系列活动的内容之一。当前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入深化治理阶段,要重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些小区居民自主投放准确率还不够高,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方法不多,经验不足。
徐利介绍,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历时近一年,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好办法、好经验,编写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基层赋能指导手册》(以下简称《赋能手册》)。《赋能手册》重点对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社区(村)普遍反映的桶站建设、桶站管理、桶站值守等7个重难点问题,进行解析并提供解决方法和技巧。同时,列举典型案例,展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做法、特色和细节,供大家参考。
到场领导嘉宾为昌平区街镇、社区,以及物业服务企业代表赠送《赋能手册》,希望通过《赋能手册》的应用和推广,为基层垃圾分类工作者提供更多能量和力量,促进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立。手册已送到全市6000多个基层社区(村)和部分物业企业手中。
为了更好地传播和推动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基层赋能工作,吸纳更多先行者加入这个队伍,也让更多社区和单位认识到基层赋能的重要性,寻求指导和帮助,5月25日至6月30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向各区公开征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基层赋能活动品牌。活动现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负责人发布了活动品牌征集说明。
在征集要求上,品牌既要体现垃圾分类理念、知识、技能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体现通过基层赋能要让更多的人理解垃圾分类工作关键在基层,让基层社区和物业管理责任人清晰责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垃圾分类在基层落地生根的愿景,还要尽量考虑首都特点,名称简洁适宜传播。
此外,活动品牌必须原创、合法唯一,符合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要求。品牌征集后,经过比选,会根据工作实际加以应用。
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参加本次活动品牌征集:
部署2023年基层赋能工作
借鉴垃圾分类先进城市的经验,并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市城市管理委将继续深化开展基层赋能工作,并逐步完善赋能体系、搭建赋能平台、扩展赋能效应。
一是完善赋能讲师组建体系,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更需要发动和培育热心公益、志同道合的垃圾分类赋能讲师,使其成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和传播者。按照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原则,将不断壮大赋能讲师团成员队伍。
二是搭建赋能平台,推动社区实施深耕细作,主动寻求赋能讲师等外部资源的指导和帮助,结成对子,共同成长进步。利用信息化服务支撑,方便基层与赋能讲师对接。
三是扩展赋能效应,通过总结梳理赋能成果、提供便利赋能环境、打造赋能活动品牌,积极扩大赋能效应,让取得成效的社区和单位越来越多,直至全市覆盖,助力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活动现场邀请到了基层赋能讲师,为同行们进行基层赋能第一课。
昌平区霍营街道霍家营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云环,结合工作实践重点讲解了居(村)委会在垃圾分类中的职责:发动居民广泛参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激励机制,进行宣传表彰开展各类垃圾分类主题实践活动,对物业公司进行指导和监督。
“作为基层赋能第一课的讲师,我梳理了社区书记的具体职责,瞄准瓶颈难题,希望给大家以启发。”王云环说,社区书记至关重要,是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火车头。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坚定的决心、执着的精神和炽热的情怀,把垃圾分类新时尚变为社区居民的新日常,促进居民由被动分类到主动行为。
北京燕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海淀区观澜国际花园项目经理周丽丽,则从物业公司的角度畅谈“零碳未来”:党建引领你我先行,垃圾分类共建文明!物业公司肩负着宣传监督、桶站设置管理、保洁人员培训、收集运输、建立台账等工作职责,要细化工作方法,加强党建引领、协同推进,与居委会协同联动,以居委会优势助力和争取驻区单位、社区党组织支持,来破解调动居民配合难和物业运营成本增加这两大难题。
“物业公司作为生活垃圾管理服务的主体,要想办法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得到大家的支持配合。基层赋能手册梳理各方职能,做出精准提示,提供破解难点的参考学习方案。”周丽丽表示,将以基层赋能宣讲为契机,推广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促使更多业主代表感受到意见被重视,带动更多人一起参与垃圾分类,促进相关工作在更多社区顺利开展。
基层赋能鼓干劲,方法经验齐分享。大家一起携手共进,人人动手,家家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迈上新台阶,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