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今天是 -      用户名 密 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重要通知  重要通知:
首页 - 发展研究中心 - 业界观点

董鹏等: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之借鉴

发布: 2019-04-12     文章来源:     查看: 4245次

 

/董鹏 彭健生 刘嘉 刘希希

 

德国制造业的厚实品质得益于德意志人的理念和胸怀。他们把勤俭务实、遵纪守法当作神圣信仰,把忠厚老实、信守承诺视作一种社会责任。德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企业之大,而在于企业之强,强在其拥有的创新能力与工匠精神。德国工匠精神不仅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表征,更是推动德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探讨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对于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背后的文化传统

 

早在中世纪,德国就有了“工匠”这一职业,特指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被称为“师傅”(Master)。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这些手工业者视自己的职业为上帝授予的天职。他们对自己的产品高度关注,奉献终生,以追求完美。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德意志民族文化不断演进,涌现出正式的制度(法律、组织章程等)与非正式的制度(行为规范、道德、习俗等)有机结合的独特规则体系,这对稳定人们的行为预期、达成道德共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1.文化要素:“理性、求真”的核心文化

 

世界制造强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哲学思维、民族性格及宗教信仰等因素都影响着物质生产活动,并促进了工匠精神的形成。提到“德国制造”,人们便会想到:优质精密、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成就德国强大制造业的文化核心在于专注精神、精确主义、完美主义、秩序主义和厚实精神等,这些文化要素经过哲学思想的百年浸润,与德意志民族的整体精神文化紧密相连。在哲学思维的影响下,“求真”的意识,“严谨”与“理性”的思维,“天职”的观念,已然成为德意志民族的群体品质,逐渐凝聚为工匠精神,并注入到德国的制造业发展之中,成为“德国制造”的根基,为形成精益求精、专注坚守和传承创新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文化动力。德国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员工的工作态度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逐渐内化为德国人的品性。无论是百年前的教堂大钟、建筑、地下排水系统、酿酒设备与家用产品,还是今天的奔驰、宝马等,都是德国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外显,而隐含其后的则是“德国制造”独特的精神文化。

 

2.法律与信用体系是根基。

 

受罗马成文法的影响,德国力求通过制定法典式和系统化的法律,来确保其被严格遵守与执行。这不仅得益于人们对法律的敬畏,还与德国庞大而可靠的信用体系有关。德国信用保障机构名为SCHUFA,于1927年在柏林成立,截至2017年底,其数据库里拥有6620万自然人以及150万法人的信用记录,也就是说德国全国四分之三人口的信用都有据可查。透明公开的信息查询系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双向的信誉保障,商家和潜在合作伙伴,可以随时在网上或者打电话查询对方信用数据,以筛选合作者。无论是贷款、签订合同等“打交道”,都要看信用,因此信用保障低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上存活。信誉体系的双向约束力形成了一条强劲的“信任链”,这种“信用关系”使得商家只有通过诚信经营,避免登上信用系统的黑名单,才能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日益完善且严格执行的法律制度与信用体系,使企业不敢轻易作假,且大都建立了公司诚信条款,并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从而奠定了德国诚信社会的基石。

 

3.制度是德国社会诚信建设的保障。

 

德国的社会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除基督教文化所倡导的伦理原则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日耳曼民族文化都对德国社会文化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规则意识和契约观念等也是其核心因素。按照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Tacitus)的记载,德国人在日耳曼民族形成初期就具有浓厚的规则意识,在德国文化中得到加强并延续至今。在德国社会,违背社会规则的人,大多会招致周围人的谴责,潜在的规范压力会促使其改正行为、符合规则要求。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德国都有着严格规定;社会也通过一系列相关制度,约束与规范人们的行为,告诫人们要坚持诚信的原则。这种诚信制度建设同样渗透到德国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公共交通方面,自觉购买车票,乘客不需要检票便可以自由乘车。而这种完备的信用制度背后体现出的是德国文化中的规则意识,它是德国社会诚信建设的基石。

 

4.标准主义的塑造作用。

 

早在1907年,德国就在穆特西乌斯等人的倡议下建立了标准化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1917年,德国标准化学会(DIN)的成立标志着其国家级标准化的权威组织正式建立。在此基础上,德国又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规定和行业标准,完善了以DIN为核心的生产标准化运作体系,这不仅规范了德国的标准化生产,而且把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放在了生产的核心位置,从而在制度层面保障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也演化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对于标准的追求和坚守,必然导致对于精确的追求;而对于精确的追求,又反过来会提高标准的精度。

 

标准主义在德国企业的具体表现,首先是“标准为先”。德国人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被带入制造业中。即在制造产品之前,先定标准,并完善各个环节和零部件的标准,为实现“零缺陷”目标打下基础。其次是“标准为尊”。今天我们经常接触的标准大多来自德国。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尊重标准,遵守标准,就像带安全帽和遵守红绿灯一样自然。标准为尊在行业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体现得尤为明显,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自1918年起,其制定的3.3万个行业标准中,80%以上为欧洲各国所采纳,这是“德国制造”的基础,也是世界工业标准化的标杆。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德国又建立起质量管理认证机制,对企业生产流程、产品规格、成品质量等逐一审核,严守秩序,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消费者负责。这种秩序与制造业相关的含义是:整理,整顿,规则,规章,秩序,顺序,纪律,安宁;其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而且用目视化管理并标识清晰,正如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理、素质),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德国制造业工匠精神的养成对我国的启示

 

今天,中国的物业管理行业一直在倡导发扬工匠精神,提供高质量的物业服务。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以为,要多研究世界制造业强国——德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走出属于自己的中国特色道路。

 

1.学习德国文化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结合起来。

 

文化是管理的升华,且是最高境界的管理。我们要通过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的理性与严谨,改变部分员工不守时、不认真、不精确的陈陋旧习,使其在认真做事中改善和提高自己。我们的企业员工还应该学习德国制造的厚实品质,做事尽善尽美,弘扬工匠精神,在专业领域中脚踏实地、精益求精。这将使得企业、消费者与社会的利益达到一致,并将消费者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做到货真价实、互利共赢。企业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多学习德国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德国制造业的标准主义,将标准当作法律来对待,崇尚标准、尊重标准、按标准做。有条件的企业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贯彻标准,争取早日通过行业、国家乃至世界有关管理体系认证,甚至还要争取牵头和参与标准的制定,以争取更多的定价权和主动权。当然,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要坚持道德约束和质量管理齐头并进,彻底克服与改正一些人在贯彻标准时的主观性、随意性、贪利性;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标准,做到一丝不苟,让商品成为客户和消费者的放心产品,让企业真正成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法人。

 

2.构建利于工匠精神形成的社会经济环境。

 

根据马斯洛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针对工匠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超我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员工关爱机制以孕育中国工匠精神。一是对于基层工匠,要以物质刺激为主,情感关爱为辅,满足生存需要;二是对于中高层工匠,要着重满足他们的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三是对于顶级工匠,应该借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进行愿景管理。德国、日本和美国等世界制造强国工匠精神的彰显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特别是工匠或技术工人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这有利于企业专注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塑造。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融资环境,都为工匠精神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我们要借鉴德国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经验,不单是从精神文化层面鼓励和提倡工匠精神,更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为坚守和传承工匠精神的匠人与企业提供保障。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市场监管法规的完善和严格执行,让工匠精神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从工匠或生产技术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职业本身的社会收入和社会地位,是其从事工匠生涯的驱动力量。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外部经济环境,特别是适宜制造业发展的经济体制,是制造业企业专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先决条件。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要完善我国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经济体制,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3.改革奠定工匠精神技术基础的职业教育制度。

 

我们要积极促进当下职业学校与企业进行需求对接,通过政策性扶持手段加大对现有教材内容的更新,并给予相关对接企业优待,促进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落地生根。相比于传统手工业时代的学徒制,现代学校职业教育普遍实行“理论化”的培养方式,使技能教育存在脱离生产实践的潜在可能,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难以有效对接。因此,还要加快职业教育的优化升级,为做强中国制造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撑。

 

首先,要做好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未来中国制造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要求,需要前瞻性地布局和发展相关技能专业的职业教育,构建起与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培养专业结构。其次,要做好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升级。即吸收和借鉴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模式和经验,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校企合作为主要模式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要做好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化升级。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起以“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为内涵的技能人才质量培养模式,建立和健全技能人才的考核和认证体系。◇

 

 

作者单位分别为国通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关闭
关闭